谁说饺子只能是月牙形的?
3月23日,高中强基2410班的同学们和家长们在班主任寻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饺子也可以玩出花样,创意无限!

01 包饺子
在学校食堂准备好的饺子皮和馅料的助力下,同学们和家长们脑洞大开,纷纷化身“饺子艺术家”。灵巧的双手将饺子皮赋予了新的生命,树叶形状的饺子清新自然,爱心形状的饺子充满爱意,玫瑰花形状的饺子精致浪漫,还有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饺子,令人目不暇接。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互相欣赏着彼此的创意作品,互相学习着新的包饺子技巧。





02 评饺子
在一次次的不懈尝试中,同学们逐步掌握了要领。渐渐地,饺子变得有板有眼起来,一排排规整地排列在案板上,恰似等待检阅的士兵。经过各组的激烈角逐,评委们按美观程度、花样多少、有无开裂、摆盘等方面评选出优胜者。
01 第六组
02 第四组
03 第九组
04 第七组



03 品饺子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食堂阿姨的帮助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出锅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上一口,汤汁溅出,满脸都是满足。老师则带着亲和笑容,穿梭在家长和孩子中间,适时送上鼓励话语,那目光似春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





“没想到孩子能这么专注地调馅儿擀皮,这比我说一百遍‘劳动有意义’都管用!”刘芯麟妈妈举着儿子包的元宝饺,笑称要发朋友圈“炫耀”。
莫博雅同学说:“这次包饺子的活动,不但让我们习得了一项生活技能,更使我们深切感悟到了劳动的价值与乐趣。”夏晨研同学表示:“这样的活动它让我们明晰,凭借自己的双手缔造出的成果是最为珍贵、最为美味的。”
据班主任寻堂堂老师介绍,本次活动是学校“四有五好”德育体系的重要实践。未来他们班级将继续开发“中秋月饼”等系列传统文化劳动实践课程,让劳动教育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另外,增设“爱心驿站”将学生亲手制作的温暖食物赠予社区独居老人、养老院老人,让劳动教育延伸出社会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