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校园新闻
发表日期:2025年5月16日 出处:小学部音乐组 作者:党政办 编辑:admin 有19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音”教而研,探“乐”前行|益阳市朝阳学校小学部音乐教师2025年上学期“人人上好课”活动

    为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赋能音乐教师专业成长,20253月至5月,益阳市朝阳学校小学部音乐教研组开展了音乐教师“人人上好课”活动。全体音乐教师参与,借助“集体研磨—课堂展示—反思提升”的闭环研训模式,在教学艺术与专业素养提升上实现双向突破。


“音”教而研,探“乐”前行

    文玲老师的《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活泼的奥地利儿歌。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模仿杜鹃叫声感受节奏;借助柯尔文手势学唱旋律,用轻巧声音表现小杜鹃顽皮形象;通过轮唱、乐器伴奏拓展,培养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趣味体验中感受音乐魅力。


    唐丹老师执教的舞蹈课通过《小美满》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熟悉歌曲的旋律、节拍、节奏等特征,解决了大家在学习舞蹈动作时,遇到记不住动作、找不到节奏和舞感的痛点。整堂课教学效果显著,同学们不仅对节奏有了更生动的理解,在展示时更是无须老师领跳,都能很准确、流畅的表演整体动作,从而激发学生了对舞蹈表演的自信。


    许子怡老师执教的《奇妙的节奏》音乐游戏课,通过“听—唱—玩—舞”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用身体律动感知音乐结构。学生手持彩巾随乐起舞,在沉浸式体验中培养音乐表现力。


 

    周曼琪老师带来的《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儿歌。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模仿母鸡叫声、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并感受节奏;借助图谱学唱,突破附点节奏难点。让学生在唱、演结合中,感受音乐乐趣,培养节奏感与表现力。


    陈思月老师执教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节奏明快,结构工整,是经典的节日乐曲。本节课通过聆听乐曲,引导学生感受进行曲特点,通过动作模仿与节奏创编,提升音乐表现力。学生分组合奏、创编节奏,理解音乐与节庆的关联,培养合作创新与审美能力。


    袁梦倩老师执教的《编花篮》,通过聆听感受歌曲韵味,结合图谱学唱旋律,引导学生用活泼、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同时,融入河南方言朗读歌词、创编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民歌魅力,提升音乐素养。


    吴媛老师执教的舞蹈课《不倒翁》,通过模仿不倒翁的摇摆、旋转个等动作,让学生通过简单动作组合来训练脊椎伸展、弯曲、转动的能力,学习如何保持平衡,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详细讲解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和顺序,根据低龄段学生特点,用生动有趣地语言启发孩子做出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从而引导小朋友认知喜、怒、哀、乐,并学会在舞蹈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章梦婷老师执教的音乐欣赏课——民乐合奏《彩云追月》。创设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聆听乐曲,感受其轻松愉悦的旋律与民族风格;通过教师演奏广东音乐代表乐器高胡,并借助图谱、纱巾律动、游戏问答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魅力,培养音乐感知力,提升审美素养。


    符佳宇老师执教的音乐课——《你说它是啥东西》,以猜谜形式结合音乐元素(如音色、节奏、乐器音效),引导学生通过听觉辨识常见声音或乐器,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聆听、模仿、合作游戏,提升音乐联想力,激发对声音世界的探索兴趣,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专业引领,赋能成长

    每堂展示课小学部校长颜建平、教科室主任曹绢、教务主任邹予、德育主任胡欣都会亲临指导,为学校美育实践注入专业力量。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既肯定授课教师的亮点,也诚恳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在交流中拓宽教学思路,共同探寻更优质的教学路径。

 





    教学相长,教研共进。音乐组的老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后认真参与评课、议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真正将常态化的音乐教学和教研活动深入践行。

    音乐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优质多元的音乐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艺术教育增添更加璀璨的光彩。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2013 朝阳国际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0737)6200067 6200001 邮政编码:413000    设计:xyc
Email:cygjxyc@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76.1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