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校园新闻
发表日期:2025年6月18日 出处:高中部 作者:党政办 编辑:admin 有3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走进朝阳】启智润心,亦耕亦耘——刘祁红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编者按

 身边的榜样力量【第13期】

在朝阳校园里,有一群人,

在我们工作的舞台上

有这样一群熠熠生辉的人

他们或许不在聚光灯下

却以默默的付出与坚守

为社会的和谐、学校的发展

注入温暖且坚韧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

高中化学老师刘祁红身上


    在高中化学教育的广袤天地里,刘祁红老师宛如一盏明灯,以24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热忱,照亮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这位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的中共党员,不仅是业务精湛的学科名师,更是一位心怀大爱的育人楷模,在三尺讲台上谱写着动人的教育篇章。

启智润心 亦耕亦耘

LIU  QI  HONG刘祁红

    刘祁红老师,中共党员, 2001 年从湖南师大化学教育专业毕业,24 年深耕高中化学教学,连续带多届高三毕业班与高复班。她独创 “知识图谱构建法” “生活化情境教学”,以 “烹饪酯化反应” 等案例将化学与生活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所带班级成绩常年居年级前列,近千名学生考入理想大学。作为化学教研组长,她牵头集体备课、开发校本课程,引入数字化实验设备,带领教研组多次获评 “优秀学科组”,多名教师在市级竞赛获奖。她连续三年在学校业务考试中夺冠,还将多媒体、微课等技术融入教学。生活中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扶困难学生,以党员初心诠释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课堂,点亮思维之光

    自2001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踏入校园,她便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24年的教学生涯中,她连续带过多届高三毕业班和高复班,对高考化学的命题趋势、考点分布及学生的学习痛点有着精准把握。她独创的"知识图谱构建法",能将零散的化学知识点编织成清晰的网络,让抽象的化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她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用"烹饪中的酯化反应""电池中的氧化还原"等鲜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凭借这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她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常年位居年级前列,近千名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迈入理想学府。


深耕不辍,砥砺前行

    作为高中部化学教研组长,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她牵头组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教师;主导开发校本课程,结合新高考改革方向,设计出一系列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化学拓展课程;积极推动实验教学创新,引入数字化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化学教研组多次获评"优秀学科组",多名教师在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


    在学校组织的业务考试中,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名,展现出令人钦佩的业务素养。然而,她并未止步于此,始终保持着对教育教学的钻研热情,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将多媒体教学、微课等新技术融入课堂。

以爱育人,守护成长之花

    生活中的她为人谦和友善,与同事相处融洽,是大家信赖的好伙伴;对待学生,她始终秉持"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可能"的教育理念,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她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疏导负面情绪。遇到家庭困难或学习受挫的学生,她总是主动伸出援手,用温暖和鼓励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高复提分成功案例

    曾俊:入学成绩397分。入学时是被父母劝过来的,所以开始时学习积极性不高。他的理科成绩相对较好,英语成绩比较差,经过老师们的多次开导和鼓励,他开始勤奋学习,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坚持下来了。高考成绩542分,提分145

    郑佳豪:入学成绩324分,体训生。体训成绩很好,270+,学习基础较差,但学习比较主动。他找了同桌陪他学习,帮他定计划,并监督他执行,坚持了一个学期,成绩进步非常明显。体育训练上也很刻苦,教练很满意,但是在高考中不幸失利,没有上线,回来之后非常消沉。老师们知道情况后,及时给他做工作,鼓励他以文化生参加高考。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他顶着巨大的压力,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勤学苦练。高考成绩428,提分104

    李典:入学成绩428分。他自己坦言,高中没怎么读过书,每天都在混日子。进校之后,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扎扎实实学习,认真执行学习计划,成为班级的表率,在班干部选举中,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班长。高考成绩521分,提分95

    二十四年风雨兼程,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爱心,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同事眼中的榜样,更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2013 朝阳国际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0737)6200067 6200001 邮政编码:413000    设计:xyc
Email:cygjxyc@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66.4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