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校园新闻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13日 出处:高中部 作者:高中部 编辑:admin 有1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走进朝阳】朝阳“勇哥”23年教坛路:是高三战神,更是学生挚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编者按

 身边的榜样力量【第17期】

在朝阳校园里,有一群人,

在我们工作的舞台上

有这样一群熠熠生辉的人

他们或许不在聚光灯下

却以默默的付出与坚守

为社会的和谐、学校的发展

注入温暖且坚韧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

高中数学老师戴勇身上


    在朝阳校园里,提起戴勇老师,学生们总爱喊他“勇哥”—— 这个带着江湖气的称呼,藏着 23 年教龄里他与学生跨越 “师生” 的亲近。他是市级教学能手、“四有好老师”,是深耕 18 年高三一线的 “数学战神”,更是能听学生聊困惑、陪学生拼未来的 “挚友”,从课堂到课外,用 “严师的专业” “朋友的真诚”,点亮无数学生的成长路。

 DAI YONG 戴勇 

 “勇哥的微班会,像朋友聊天”—— 以爱为桥,做学生 “情绪树洞”

   “爱教育,爱孩子” 不是戴勇的口号,而是 13 年班主任生涯的日常。比起严肃班会课,学生更期待他的 “微班会”:可能是晚自习前 10 分钟,可能是操场散步时的闲聊,没有居高临下的教导,只有平等的倾听与共情。


    曾有学生因模拟考失利在走廊抹眼泪,戴勇没说 “加油”“别难过”,而是递过一瓶水,坐下来聊自己当年备考的 “翻车经历”:“我高三也考过班级倒数,当时觉得天要塌了,后来才发现找对方法,慢慢来就好。” 轻松的分享让学生卸下防备,主动倾诉学习压力与未来迷茫。从那以后,班里不少学生有心事就找 “勇哥” 唠:“跟他说话不紧张,像跟家里大哥哥吐槽。”

    如今在该校担任化学老师的姜老师,正是戴勇10 年前的学生。回忆高三,姜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成绩一度下滑到班级中游。戴勇察觉后,没有刻意找他谈学习,而是每天晚自习后陪他走一段路,聊的不是分数,而是“家人最希望看到你坚持”“咱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不仅如此,戴勇还悄悄帮他整理数学错题集,在薄弱知识点旁标注 “这个题型咱们课堂练过,你没问题”。最终,姜老师考上理想院校,毕业后果断回到母校任教,“现在我也会像勇哥当年对我那样,陪学生聊心事、帮他们找信心,因为我知道,这种‘朋友式’的支持,能照亮学生最难熬的时光”。


清华学子吴伯瑶返校与勇哥交流


戴老师在同济大学与陶婷交流

    戴老师在同济大学与陶婷交流这份 “朋友式” 关爱不止于情绪疏导。戴勇从不只盯高考分数,更在意学生长远成长:记得内向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参加社团;学生填报志愿时,熬夜查高校专业资料,陪着分析 “喜欢” “合适”。如今,他曾带的班级里,4 名学生走进清华、国防科大等名校读硕士,6 名学生在南大、华科等高校读博士,每逢节日,学生总会给 “勇哥” 发消息:“当年您帮我定的目标,我做到啦!”

“数学课不枯燥,勇哥陪我们‘啃硬骨头”—— 教学相长,做学生 “学习搭子”


         作为数学老师,戴勇的课堂既有 “严师的严谨”,又有 “朋友的陪伴”。他为自己设下 “三关”,每一关都藏着对学生的 “懂”:教材关,把枯燥公式变成生活案例,用 “超市打折” 讲函数;学生关,记得每个学生的薄弱点,课后辅导从不说 “你怎么又错了”,而是笑着说 “咱们一起找这道题的‘陷阱’”;教法关,课堂上组织 “数学小竞赛”,赢的学生能拿他手写的 “加油卡”,输的也能听到 “下次咱们一起赢回来”。


    班里曾有个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每次考试都垫底,渐渐没了信心。戴勇没放弃,和他约定 “自己与自己比”:每周定个小目标,比如多对一道选择题、弄懂一个知识点。学生达成目标,他像朋友一样击掌;没达成,就一起分析原因。慢慢的,学生数学成绩提上来了,更找回了学习信心,高考后特意写信:“勇哥,谢谢您没把我当‘差生’,还陪我一起‘啃硬骨头’。”

    这种 “学习搭子” 式陪伴,让戴勇的教学成果斐然 —— 他带的班级,数学高考平均分多次领跑年级,不少学生从 “怕数学” 变成 “爱数学”。家长们常说:“把孩子交给戴老师放心,他不仅教知识,更懂孩子。”

“勇哥调研回来,总给我们‘划重点’”—— 研路同行,做学生 “领航伙伴”

    主抓教学十余年来,戴勇从不是躲在办公室的 “管理者”,而是带着学生 “赶新高考浪潮” 的伙伴,更以极致负责的态度统筹教学工作。

    为研究新高考模式,他多次奔赴浙江、上海调研,回来第一时间把成果变成 “学生能懂的话”:“新高考看重灵活运用,咱们做题要多想‘为什么’,别死记答案。” 湖南新高考政策出台后,他牵头走访长沙、桃源、石门等地名校,收集一手资料,和老师们一起编著《高考数学答题模板》;编写时还特意找学生 “提意见”:“这个模板好懂吗?哪里绕,咱们改。” 最终的模板没有复杂术语,全是学生能用的 “解题妙招”。


    作为教学管理核心成员,他的 “认真” 更刻在细节里:每周提前制定详细教学统筹计划,从备课检查到课堂督导,每一项都亲力亲为;年轻教师有教学困惑,他主动听课评课,逐环节分析问题,甚至陪着磨课到深夜;学校推新教学方案,他先组织试点班级测试,收集师生反馈反复调整,确保落地不 “走过场”。有老师说:“跟着戴老师做教学,既怕他的严格,更服他的负责 —— 他从不让任何一个教学环节打折扣。”

    此外,他还成立新高考研究所、高复研究所,常带学生参与 “新题型讨论”,让学生说 “哪种出题方式合理”“该怎么应对”。在他看来,研究不是老师的 “独角戏”,是和学生一起 “摸透考试规律,少走弯路”。这种 “领航伙伴” 姿态,让学生对高考少了恐惧,多了从容。


         23 年教坛路,戴勇从 “戴老师” 变成学生口中的 “勇哥”,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 “亦师亦友” 的初心。他常说:“教育不是单向灌输,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旅程 —— 我教他们知识,他们也让我保持对教育的热爱。” 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正是他成为学生心中 “最美教师” 的秘密。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2013 朝阳国际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0737)6200067 6200001 邮政编码:413000    设计:xyc
Email:cygjxyc@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78.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