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编者按
身边的榜样力量【第20期】
在朝阳校园里,有一群人,
在我们工作的舞台上
有这样一群熠熠生辉的人
他们或许不在聚光灯下
却以默默的付出与坚守
为社会的和谐、学校的发展
注入温暖且坚韧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
高中语文老师罗灿身上

罗灿
在益阳市朝阳学校,有一位让学生信赖、让同事敬佩的语文 “领军人”—— 她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带着对语文教育的赤诚扎根一线十余载,既是课堂上点亮学生文学梦想的“引路人”,也是教研路上推动学科发展的“排头兵”。她,就是现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罗灿老师。从初握粉笔的青涩到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骨干,罗灿老师始终以 “爱与尊重” 为底色,在教学、教研与班级管理的赛道上,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
教学引航:以专业赋能,让学生绽放光彩
在学生眼中,罗灿老师的语文课充满了魅力—— 她总能用生动的讲解串联起文字背后的故事,用优美的语言引人入诗境,用精准的指导帮学生突破写作瓶颈。作为语文教师,她深知“写作是语文素养的镜子”,为此花费大量时间打磨指导方法:从审题立意的思路梳理,到文章结构的优化调整,再到语言表达的细节锤炼,她总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个性化建议,作文旁批和修改指导仿佛为学生打开了创作的大门。

课堂(辩论赛指导)
这份用心换来了丰硕成果:在全国中学生 “语文报杯” 主题征文大赛中,她指导的学生凭借深刻的立意与流畅的文笔脱颖而出,而她本人也荣获 “写作指导特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教学能力的肯定,也让更多学生爱上了文学创作。





指导学生参加“语文报杯”比赛获奖
在班级管理中,罗灿老师同样倾注心血。她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 通过组织读书分享会、辩论赛、诗词大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通过一对一谈心,了解学生的成长困惑。在她的带领下,所带班级始终保持 “学风浓、班风正” 的氛围,所教学生先后荣获 “湖南省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湖南省省级三好学生” 等省级荣誉。而她自己,也因突出的育人成果,多次被学校评为 “优秀班主任”“最美教师”“书香教师”。



教研践行:以创新破局,为教学注入活力
“教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 这是罗灿老师常说的话。作为语文教研组长,她始终站在教研前沿,用严谨的态度探索教学新路径。


此前,她参与并完成了关于“高中语文诗歌思想评价研究”的市级课题。为破解 “诗歌教学重背诵、轻理解” 的难题,她带领团队查阅数十本文献,收集上百个教学案例,经过反复打磨,最终构建起 “文本研读 + 情感共鸣 + 价值解读” 的诗歌思想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让课堂上的诗歌教学更有深度,还为全市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模板,课题最终获评 “优秀” 等级。





面对新高考改革,罗灿老师更是主动求变。她每天抽出时间研究新高考语文命题趋势,将 “情境化命题”“核心素养考查” 等新要求融入教学设计:在文言文教学中,结合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在作文教学中,围绕社会热点设计写作任务。同时,她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教案,与组内教师分享,助力新老师成长,带动整个语文组的教学水平提升。
此外,她还曾受邀参与高考阅卷工作。阅卷期间,她严格遵守评分标准,以顶层思维来解读考题和学生解答,用专业与严谨守护高考公平,最终被评为 “高考优秀评卷工作者”。
教育初心:以爱与尊重,做学生成长的 “同行者”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起点”,这是罗灿老师贴在办公桌前的一句话,也是她十多年教育生涯的行动准则。
对待学生,她总有无限耐心:有学生因作文写不好而自卑,她便从基础句式教起,每周单独辅导两次,直到学生找回信心;有学生因与同学关系处理问题影响学习,她主动联系家长沟通,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久而久之,学生们都愿意把她当成 “知心姐姐”,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她。

对待家长,她始终坦诚沟通。每次家长会,她都会提前准备好每个学生的成长报告,既肯定进步,也客观指出不足;平时遇到问题,她会及时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许多家长说:“把孩子交给罗老师,我们特别放心。”
正是这份 “爱心、诚心、信心”,让罗灿老师所带班级的升学率始终位居学校前列,更让她成为学生心中 “最值得信赖的老师”。


十载春秋,罗灿老师用专业与热爱,在语文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她是学生成长路上的 “引航灯”,用知识照亮梦想;是学校教研路上的 “排头兵”,用创新推动发展。未来,她仍将带着这份教育初心,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培育更多热爱语文、心怀责任的优秀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