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校园新闻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26日 出处:党政办 作者:高中部 编辑:admin 有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走进朝阳】体育铸魂育英才,德润桃李谱华章——记曹于先老师的教育深耕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编者按

 身边的榜样力量【第24期】


在朝阳校园里,有一群人,

在我们工作的舞台上

有这样一群熠熠生辉的人

他们或许不在聚光灯下

却以默默的付出与坚守

为社会的和谐、学校的发展

注入温暖且坚韧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

高中部体育老师曹于先身上


曹于先

        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青涩学子,到横跨教学、管理、教练领域的全能型教育者;从高中教学比武的夺冠先锋,到学生心中的成长导师,曹于先老师以二十余载坚守,将体育铸魂、德育润心理念熔铸于每一堂课、每一次训练。他坚信:体育不是简单的体能训练,而是人格塑造的载体;德育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日常的温暖浸润”,这份认知让他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灯”。


师者筑基:深耕课堂传技能 竞逐巅峰践理念

       “体育课堂要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坚持与担当,这是曹老师的课堂理念。作为科班出身的教育者,他打破体育只重体能的刻板印象,深耕新课标核心素养,创新设计校园定向越野”“班级拔河争霸赛等趣味教学模块,还为基础薄弱学生定制进步阶梯计划,用运动勋章点燃其运动热情。

      这份以体载智,以育润心的理念,让他在高中体育教学比武中脱颖而出:以分层教学 + 情境互动设计,为不同体能学生分别设置奥运精神模拟挑战伙伴互助训练。学生们说:曹老师的课,教运动更教面对挑战的勇气。”


德者润心:躬耕班务护成长 精准育人显温情

       “德育要发现每个学生的光芒,是曹老师的德育核心。担任班主任期间,他践行以生为本的承诺,办公桌上的成长手账记录着学生的体能、特长与情绪,运动谈心便签则写满温暖寄语。他还独创运动疗愈法:陪考前焦虑的学生跑操场,用刘翔、苏炳添的故事缓解压力;为自卑学困生策划体育达人秀,助其重拾自信。



       曾有学生小宇扭伤脚踝,曹老师每日提前到校背他上下楼,利用午休补体育理论课,还录制居家康复操指导训练。在他带领下,班级连续三年获评文明班级12体育之星均以阳光担当的品格脱颖而出。

专者赋能:统筹艺体兴校园 领航新秀传薪火

       “艺体是校园文化灵魂,要让每个学生找到热爱,这是曹老师任艺体专干时的理念。他将春季运动会升级为体育文化节,新增亲子赛、班级篮球赛等活动,参与人数从不足 500人跃升至 1000人;打造田径队 + 舞蹈社 + 棋艺组 + 轮滑社社团矩阵,多年来培养30余名艺体特长生考入专业院校。


       更值得称道的是,作为校园艺体工作的领航者,曹老师凭借卓越统筹能力,多次牵头筹办湖南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总决赛(本校为主办单位)。每届赛事筹备期,他均以“精细化、特色化”为准则亲力亲为:提前三个月组建专项工作组,细化《赛事执行手册》,明确赛程规划、场地布置、安全保障等 12 项环节职责;针对全省近百支参赛队伍的住宿、餐饮需求,联动后勤部门制定一校一策服务方案;创新增设校园足球文化展”“球员交流沙龙环节,让赛事不止于竞技,更成为青少年足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成为以艺体活动育英才的生动注脚。




        作为实习生优秀指导教师”,他以“传帮带扶”理念构建“体育教学三部曲”:课前用学情调查表定需求,课中分段示范 + 实时点评解难点,课后复盘会析得失。实习生小张感慨:曹老师不仅教我们上课,更教我们做有温度的教育者如今,经他指导的实习生多成长为教学骨干。

教者传薪:执掌教鞭砺精兵 践行师友润心灵

       “运动队既要育运动员,更要育有德青少年,是曹老师的教练理念。身兼三职的他,以科学训练,人文育心贯穿训练:为队员建立体能与心理双档案,依身体数据调整方案;推行无裁判训练法培养诚信;用复盘沙龙传递挫折教育。

       良师益友是他不变的坚守:课堂上严抓动作与态度,课余时听学生谈梦想、拍训练 vlog,用王嘉男、武大靖的故事激励受挫者。有学生在训练日记里写道:曹老师不光带着我们练速度、练力量,让我们跑得更快、跳得更远,更常说运动员的韧性比成绩更重要

       从青涩学子到资深教师,曹于先老师用二十余载的坚守,将“体育铸魂、德育润心” 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他如同一颗明灯,以专业为光、以理念为引,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又如同一粒种子,将体育精神与德育力量播撒在学生心中,静待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未来的教育路上,他仍将带着这份热爱与坚守,继续书写理念引领、育人为本的崭新篇章。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2013 朝阳国际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0737)6200067 6200001 邮政编码:413000    设计:xyc
Email:cygjxyc@163.com 页面执行时间:85.938毫秒